【警惕】私處清洗不當,易惹來婦科??!
女性私處,是女性保養的重要部位之一,私處護理不當容易誘發陰道炎等婦科病,所以許多女性會使用各種私處清洗液、護理液等。專家指出,私處護理不能依賴護理液、沐浴露等,甚至長期使用護理液、清洗液會破壞私處酸堿度平衡。所以,廣大女性要注意以下幾個會破壞私處健康的行為,掌握正確清洗私處的方法。
警惕幾個傷害女性私處的行為
1
長期使用護理液清洗私處
據報道,美國學者觀察發現,用陰道沖洗液沖洗陰道的婦女,預期妊娠每月降低了30%,年輕者較年長者降低更明顯。此外,印尼醫生對產前婦女分析發現,經常使用沖洗液進行陰道沖洗的婦女患性病的危險性反而增加,但在性生活后用清水沖洗陰道則沒有危險性。
2
用沐浴露清潔私處
使用沐浴露沖澡,很多女士也順帶著用沐浴露清潔外陰皮膚(大小陰唇),其實這樣可能會令陰部嬌嫩的皮膚更脆弱、干燥。沐浴露偏堿性,PH值高達8(數字愈高,堿性愈強),長期使用會破壞陰部酸堿度,令益菌無法生長。并且,這種堿性液體沖洗不干凈還可能引發外陰瘙癢。外陰應該用清水沖洗,如果使用沐浴露的話,不要讓它停留時間過長,并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。
此外,如果陰部已經有紅腫或瘙癢癥狀,在淋浴時,切忌使用肥皂或含有香精成分的刺激性沐浴用品,也不可使用過熱的熱水淋浴,以避免加劇紅腫或瘙癢的癥狀。
3
未在醫生指導下,過度使用抗生素
抗生素中的某種成分對陰部某種細菌特別敏感,就會破壞體內細菌群落的平衡。美國有一項調查:使用一種強力抗生素超過一周,女性中有近一半的人發生霉菌感染。另外,孕婦體內荷爾蒙改變導致陰道酸度增加,更年期的女性抵抗力下降,陰道粘膜變薄,都比較容易換上陰道疾病。這些人只能做好日常私部衛生,特別注意陰道情況,如果出現瘙癢、白帶異?,F象則需要上醫院檢查。
4
長期穿著緊小、深色或T型內褲
緊小的低腰內褲容易與外陰、肛門、尿道口產生頻繁的磨擦,不斷地將這一區域的病菌進入陰道或尿道,引起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的感染;所謂性感的深色內褲不利于女性觀察白帶等婦科病“報警器”,而且穿著不正規廠家生產的深色內褲容易過敏甚至染??;T型內褲只有一條繩子,會在皮膚嬌嫩處不斷地產生摩擦,引起局部皮膚充血、紅腫、破損、潰瘍、感染,透氣性較差的化纖材料制成T型內褲還容易引起皮膚過敏。
女性私處如何正確清洗?
1.每天用專用清洗盆、專用毛巾清洗外陰。
特別是冬天,許多女性隔天甚至更久才洗一次澡,但是即使不洗澡,女性也要每天清洗外陰,特別是月經干凈后的三天,是陰道最容易感染和最需要深度護理以及清潔的時候。此外,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凈,使用后要曬干或在通風處晾干,專用毛巾最好在太陽下曝曬,有利于殺菌消毒。
2. 掌握正確的清潔順序。
清潔時應先清洗外陰、洗滌內褲后再洗腳;清洗外陰的方法是先洗凈雙手,然后從前向后清洗外陰。
3. 清洗輕柔,陰道灌注不能太頻繁。
即使使用清水清洗,陰道灌注太頻繁也容易引起陰道PH值的改變,女性清洗私處無需過分緊張,力度輕柔正常清洗數遍即可。
4. 共用衛生間,最好淋浴。
青春期少女大多是住在學校的,所以公用衛生間里少女最好淋浴而不要盆池浴,防止陰道滴蟲等疾病的間接感染,同時亦應掌握相應的性病知識,防止性病的間接接觸感染。
專家指出,私處疾病往往是一些不正確的衛生習慣造成的,比如內衣褲與其他衣服同洗,回南天穿著未干透的內褲,長期久坐等,這些細節女性可別忽略。